秋分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每年黄曆的9月22日,23日或24日。今年的9月23日16时21分正式迎来「秋分」节气,意味正式进入秋季,气候由热转凉。进入秋季,饮食调养方面也有讲究,应多喝水,吃清润、温润的食物等,媒体推荐以下几种食品供读者参考。
红豆
红豆药用可以清热解毒、健脾益胃、利尿消肿、通气除烦,可治疗小便不利、脾虚水肿、脚气病等。秋天吃红豆可以养生,这是因为,在中国大部分地区,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,气温通常较高,空气湿度也较大。
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,进补需先调理脾胃,调理脾胃须侧重于清热、利湿、健脾,而红小豆正好有上述功效,可使体内的湿热之邪及时排出,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,同时红小豆还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,可以为秋冬进补奠定基础。
南瓜
南瓜含有澱粉、蛋白质、胡萝蔔素、维生素B、维生素C和钙、磷等成分。其营养丰富。南瓜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。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食疗作用。
据《滇南本草》载:南瓜性温,味甘无毒,入脾、胃二经,能润肺益气,化痰排脓,驱虫解毒,治咳止喘,疗肺痈便秘,并有利尿、美容等作用。
蜂蜜
蜂蜜=人体血清,蜂蜜是被广泛认知的天然营养食品。试验表明,蜂蜜中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似的各种无机盐,如铁、钙、铜、锰、钾、磷等,还有多种维生素和有机酸,因此蜂蜜被称为「血清之王」。
莲子
莲子善于补五脏不足,通利十二经脉气血,使气血畅而不腐,莲子所含氧化黄心树宁硷对鼻咽癌有抑制作用,这一切,构成了莲子的防癌抗癌的营养保健功能。
茄子
吃茄子最去火,茄子不仅是价廉物美的大众蔬菜,还是种食疗佳品。中医认为,茄子性凉、味甘,有清热止血、消肿止痛、祛风通络、宽肠利气等功能,所以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「火气」,除秋燥。
银耳
银耳能滋阴清热,润肺止咳,养胃生津,益气和血,补肾强心,健脑提神,恢复疲劳等功效。具有滋润而不腻滞的药用特点。
胡萝蔔
胡萝蔔既能补脾健胃,又能养肝明目。胡萝蔔中含有的胡萝蔔素和维生素A是脂溶性物质,在油脂的作用下才能被人体吸收,所以胡萝蔔最好与肉炒或者炖着吃。